謝懷宇、謝懷昭/著
7-2.6 內火與外火
內火與外火
外火者,依行者在功中覺受而言,好似從外而來,觀照上,乃粗相(非後天形象)之覺受,乃真炁大動之時的運用火候,如呼吸之往來,後天有相胎息之運化。火即神,用火即用神,用神則炁大動,此“大動”者即外火發生也,故外火乃武火之範疇,此武火能對肉身進行改變,神凝照入於炁(氣)動之穴,稱之為進火,同時呼吸也變得振作起來,神放得輕微,只微有照顧之意,則為文火,以上乃外火之說,河車之運轉亦可屬外火範疇。
內火者,依功修中的覺受而言好似自內而發,不由外在原因引發,無形無象,完全無粗相之外在炁動感,全為意動和神行(非後天意議)。如心內忽覺,泥丸陰生,丹田意動,內火之運用之訣在於:“內想不出,外想不入,元神主宰,長覺長明”。丹經雲:“但安神息任天然”此乃內火運行主宰其中而調停之所達到的效果。
內者,元神之妙用法度;外者,胎息之開合升降運化也,需行者煉性精純方可完全領會,內火者乃調布主宰之意,即“惺惺不昧,凝神入虛”,一般屬溫養沐浴之火候。
外火者,炁也,呼吸運化之火也,內火者,元神之妙用法度也,元神長覺長明,不亂不昏,收神入內之虛無竅,即為內火旺,訣雲:“我於此,唯只一靈炯炯,獨照當中,內外渾化,有無不立”,不隨形相之炁運轉,則外之符火自然包涵全身,此時,我則順其自然運神矣。
內火者,煉性養性之火。等性地圓滿此時從性地上“凝神入內”,則自然元精產,外之符生矣,凝神則炁聚,炁聚則精生,神為精之根本也。
內火一旺,則必行外火以包裹之。外火者,呼吸之火,以呼吸包裹於外(呼吸乃是向內吹噓,口鼻之呼吸只起到最初的憑依作用,過後全為內呼吸)。不使一點“內火”散失外,久之炁歸入神,完全為內火,全無炁之運化升降開合矣。
先以神合炁,神盡化炁,充滿一身內外,此乃外火始旺之時,必需“元神惺惺不昧,凝神入內丹田”切不可隨炁逐物,自然而然,“神返身中,炁自回矣”炁又歸神。
內火始生之初曰精,故以上為煉精化炁之深層奧秘和法訣,於此訣破也。
丹經雲:“精從內守,炁自外生”。內火者,養性之火,外火者,煉炁生髮之火,內外一通,內火即外火,外火即內火,都為一神一炁之不同妙用也。
內火者,一為自家元神的惺惺不寐,寂寂長明,收神入內,二為天地合為一神的一體同觀之妙用,二者為一。
外火者亦有層次:一為外呼吸之吹噓運火。二為胎息之運用。三為河車之調和,造之極處,內外全通,神化精,精化炁,炁化神,迴圈不已,終達炁盡化為神,唯有一靈普照,一體同觀。
總之內火之法度在於:“長覺長明,凝神於虛,有無不立,合歸無極。”外火之法度:“順其自然運神”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