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海會

華嚴海會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2-4.2 導忘入靜法

謝懷宇、謝懷昭/著




回目錄



2-4.2 導忘入靜法




   所謂導者,乃順心中念頭起伏自然把這個念頭引向清靜之地,煉功伊始,可以想像萬物未出生之前一片虛無,空空洞洞,也可體察身邊各靜止的物體,眼前的空虛,體察觀照這靜默之機,如此之後,再反觀於自身,使吾之心神與這靜默之機契合,自可獲得內心世界之清涼寧靜.




   必須注意的是:此法需要一定悟性,才能掌握好,因為此法雖是有為,其實無為自然之旨深契其中,只可神悟,貴在有意無意而行之,方能得其機趣,因為所謂“導”者,並不是又產生一念頭去引導原來之浮思意想,而是那少許念頭順自我起伏之自然而歸入清靜之地。




   心中雖能清靜,但終究還有一念,未能忘我,同時,有些初學者也許還有微微雜念。故必須接著用“忘,就是把這所有之念頭忘得一乾二淨,甚至把這“清靜”之念也忘得一乾二淨,不知己在行動靜坐,如同無心之人,訣曰:“忘其精相合其細相,忘其微相,合其無相,忘無所忘,寂無所寂,渾然無我,湛然常寂,與道合真”。雜念來時,用微意收歸於“忘境”之中,一忘,念自無。此需行者有一定悟性,方可領會,忘者,非枯木頑石之寂靜之忘也,乃是將雜念之境移入更高層次的清靜之靜,忘也含合之意,即用清靜之境界與雜念相合,然後如火爐雪般化掉所有雜念,如此一合一化一忘,層層遞進,直鑽至無相之相,後天形色全部忘掉,忘者,乃忘形忘色、忘氣、忘聲、忘相也,合者,合於虛,合于清靜。




   忘字還有一層含義,即隨修隨忘,不可執著於眼前之功修,達到這一層次,要打破這一層次,進窺更高層次,故曰:隨修隨忘,得得失失,皆負之東流,不必去管,自然而然,功修日進。




   以上導忘法乃微意之法,貴在有意無意行之,效之損止有意法,較高一籌,譬如是一個強制勸和,一個是用巧妙手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