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海會

華嚴海會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1-3.3 玄關竅現的層次及其內景

謝懷宇、謝懷昭/著



回目錄






1-3.3 玄關竅現的層次及其內景 



    怎樣使玄關竅顯現、大開、遍開呢?其順序過程又是怎樣的呢?究其實,玄關竅開之順序過程也就是修道全過程。眾所周知,修道的過程層次可分:一,煉已築基(使陽精初現);二、煉精化氣;三、煉氣化神;四、煉神返虛;五、煉虛合道這五個階段。這五個階段不但是玄關竅開的過程,更是不同層次之陰陽氣機在相應的玄關竅內顯現,烹煉,交泰返本還真的過程。張祖紫陽真人在《悟真篇》中有西江月一首,盡披無遺,詞曰:“七返朱砂返本,九還金液還真。休將寅子數坤申,便看五行成准。本是水銀一味,周流曆遍諸辰。陰陽數足自通神,出入豈離玄牝。”現在,筆者就其各陰陽氣機出玄入牝,返本還真的過程綜合玄關竅開的過程淺述如下,以饗讀者諸君(以守下丹田一竅為下手之法為例)。



    一、煉已築基(陽精乍現):下手初,用性之蒂也即二目(性之外在表現,神之所聚乃二目。故《陽符經》雲:“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又有全身內外皆是陰,唯有二目一點陽之說)返照命之根(也即下丹田)《悟真篇》有雲:“蟾光終日照西川。”又有古詩雲:“誰人識破我家風,太陽移在月中央。”如此使神氣相抱,渾然合一,自然神定氣閑,而隱蔽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之先天之精自然顯現(明代陳眉公在《寶顏堂秘芨》中有雲:“精在先天時,藏於五臟六腑氤氳而未成形,後天之念動,則成後天之精。”)。如是後天呼吸之息通過人體自身之後天神氣而自然與此先天之精氤氳相連,並不斷滋補充盈此先天之精,修煉者到此地步,方感受到全身氣血融和,酥軟和醉,神情愉悅,四肢百骸充滿著一股溫和之生機,如是一呼一吸,全身毛竅一開一闔與之相應。待火候滿足之時,修煉者在某次修煉中將進入虛極靜篤,渺渺冥冥,恍恍惚惚,似醒還睡之際,忽然一醒,玄關竅現,一點靈光從中而出,一點真陽外藥從中而生,似熒如星,似風中之火,搖曳不定,若雨中之燈似明將暗,此時真陽不多,玄關初露,微陽咋吐,性光初現,也可稱之為小藥產。在此階段中,如不時時護持,則靈光漸滅,生機將俱無。何謂為護持,即刻刻保持恬淡虛無,神定氣閑,無思無慮,無念無欲之心境。心無增減,隨緣而就,不偏不倚,不急不躁,也即張三豐真人所言“常應常靜常清”。



    二 煉精化氣:用心中靈光自心常照,日久用功,自然心中大放光明,無一絲塵垢。此時可稱之為性光初圓。而同時,下丹田的生機也愈積愈多,蓬蓬勃勃,衝撞不定(張三豐真人稱此為鉛花自然露見)。正當其時,應要用初圓之性光返照包裹此氣機,不使散失。也即日運巳汞(性光)包固周密。這樣汞氣漸多,外陽真藥亦漸集,最後合匯於氣穴之內溫養封固。如待氣機蓬勃過久,不用性汞包固則會遂散滅而杳無蹤跡。那將有入寶山而空手歸之憾。《悟真篇》中,“前弦之後後弦前,藥味平平氣象全。采得歸來爐內煆,煆成溫養似烹鮮”。即指出這一階段,待丹氣機愈積愈多這時,將發生春雷震吼。這股聚蓄的強勁生機將沿督脈上竄至上丹田。如此之時,電閃雷鳴晃透簾帷,火珠上弛,六根震動,七竅生光。此時玄關已是大開,陰陽地二氣氤氳交合化為一氣沿任脈下降而隱於規中一竅,杳無蹤跡,萬籟俱寂,恍如我先前未煉時一般。此時體內真陰、真陽完全溶合,體內再無陰陽之分,龍虎之別,真陽真陰交匯成先天一氣。然而此氣對先天大道而言,則稱之為後天,無不加以外界之同類陰陽調和,仍有遍體熾熱之患,陰火焚身之苦。



    三、煉氣化神:此段乃十月溫養之功也。在此階段,當採用真意以元引元,以體內之氣機遍佈太虛之同類陰陽。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出玄入牝,在玄關竅中混合交溶。呼吸之息將止於胎,停于玄關竅。于此之時玄關竅更是大開。外界陰陽之氣從中而出,點化全身陰質,霎那時全身百節,億萬細胞,皆然復活。真正是諸神變幻,群魔亂舞,迴圈不已,變化不息,萬神復活,群魔蘇醒即指此一階段。



    四、煉神返虛:當萬神復活,群魔蘇醒之時,最是危險。當行九年面璧之功,在此階段中全身萬雷震吼,無一處不龍虎交戰,無一處不天地交泰。功夫到此,幻境叢生,諸景為害。蓋所化之神,仍屬陰神,未經先天之純陽氣機鍛煉。陰神最善變化,反復無常。修煉者在此時應當止火,以候先天之先——純陽大藥從天而降。待混沌至無極之時,一點純陽之氣從虛無中來,點化群魔。一刹那,萬籟俱寂,煉神返虛,諸般幻景杳無蹤跡,真可謂是:“一點而天下平”。赤裸裸、亮晶晶之真性全現。刹刻成就大丹,煉就純陽真身,從引撒手無礙,自得其樂,逍遙於無何有之鄉。



    五、煉虛合道:此一階段,均不見歷代典籍。茲引用陳攖甯前輩一首,作為概括,詩雲:“打破虛空消億劫,既登彼岸舍舟楫,閱盡丹經萬萬篇,末後一句無人言。”或問,“既登岸舍舟楫:末後一句,究竟如何?”陳攖甯先生又曰:“既登彼岸舍舟楫,再入輪回做眾生。”《清靜經》亦言:“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