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海會

華嚴海會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丹道之學】第三講-修性的重要參考經典-清淨經

閺仙/撰文




在修性練心的功夫上,有一部很重要的參考經典,那就是《太上老君清淨經》,修性的入門是悟道(開智慧的意思),悟道後才修你所悟的道(也就是說,悟道只是開始,並非最高境界),而清淨經講的就是如何開始作功夫練心,練心的層次是如何,怎麼一步步的往上練,該體悟什麼事情,內容詳盡明白,不過現代人比較少接觸古文,所以看起來會比較吃力,有時間筆者會用最白話的方式解說,現在可以先看看原汁原味的原文:




----------------------------------------------------------------------------------------------------------------



太上清淨經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


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


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無,唯見於空。


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啟能生。


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


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惟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


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