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海會

華嚴海會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2.6 太和玄功觀光法

謝懷宇、謝懷昭/著




回目錄



2.6 太和玄功觀光法




   修道煉丹者無非悟真,悟者,吾心也,真字中間為目,真者觀也,照也,吾人心的性之所指也。且真字從匕,匕為"化"為劍,太上雲:"吾從無量動中來,以觀心得道。"無觀、無照,何來修丹,修丹須先煉目。收心離境,聚性止念其機在目,二目乃丹功樞機,內視、采藥、烹煉、養胎及至出神等等,均以目為機。我們人類任何思想和技術及對整個世界的看法,都是由觀察而來,因為有此一觀,才有了人類之社會發展,而在人身之中,集中體現"觀照"之意的則為雙目,有的丹經雲:"除一雙眼外,余皆屬陰質。"耳鼻舌身膚雖含有"觀覺"之意,但偏于陰。所以,眼為性之外在表現,人身小天地,這一小天地之日月就是雙眼,有此雙眼神光照之,才能蘊育生炁,就如大地愛太陽照耀,植物草木才能生長,故修真聖典《陰符經》雲:"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六書雲:"人受氣以生,目為最先,為神之所聚"。




   胚胎在母腹時,五官中眼睛最行先生出,煉目方能聚炁成丹,煉目並可收心,三豐真人雲:"識得此機,便見真機,識得此機,便知息機"。所謂真者,於丹道說來,則是與雙目中煉出一個"真"。此真者,稱為"真意性光"。丹經雲:"眸光所到皆為真意之所發",此目光乃神光,其中含有元神之真實妙用,非凡人雙目有識之光也。吾門觀化,最講雙目之修煉,煉炁修命先需煉目。煉目即是煉性,因人之性宮處於眉心之內,而雙目更是性之外在集中表現。




   凡人用眼看事物,隨便任(非用也)眼一觀一照,來不及別此事物為何的一瞬間時,此即為真意所發,因不是有目的、有意想、有計劃的去看某物,於層次境界來說,此觀此光非因緣而生,故可稱為性光。人的耳之真意神也同其理。如鏡子之無心而照,過不留痕。普通人由於欲念紛紛,此觀此照立刻變為有識之觀,而不為照,其機不可得矣。光有識尚何有光哉,鏡有影已無鏡矣,是故本門有觀光之一法,用於修性,使人煉性有所把持,而不至落入浮泛無根的地步。




   其訣曰:"似照非照,不照而照,無心而照,無觀無照"具體行持方法,待心中基本平和安寧後,將心意自兩眼角收攏至眉心處,再將集於一點,後觀照於眉心前一二寸處之虛空,微微見之即可,不可太用心,更不能用心看,似存非存,似看非看,靜功深者,眼前將現出一片白光,待潔白一片,穩定不動,則可用微意,雙眼收攝此光,觀照丹田、或全身或內炁之運化。觀化同時進行,心息相依之法與觀光綜合運用,此光之顏色度,穩定度,體現了心性入定的程度,光圓者,則說明行者入于大定,功中雜念一生則此一光立刻消失。但是行者千萬不可用後天意識追求此光。雖然用後天意識刻意追求,也可出光,但此光為光觸幻景,不為光,所謂觀者,乃無心而觀,無心而照,有光無光皆不必放在心上,不可著它,庶幾如中天寶月,光耀太虛,丹經謂之曰:"性光",此性光乃吾人之性的外在表現也。




   另 :用觀光亦可收心,穩定此光行往坐臥不離這個,心一出便用雙目收來,觀於鼻,再觀下麵之心,乃至丹田,此乃迴光返照之訣,訣雲:"一出便收來,收來立放下,放下複能安,能安即生悟。"此觀光收心法至簡至易,至深到妙,關鍵在於行者能領會"放安"之訣竅,此實乃自然而然也,非勉強可到達和領會。




   修煉者更應注意的是,所謂觀照丹田,或全身或內炁之運行皆乃自然而然,功到自然如此的事情,切不是後天意識而為之,在後面筆者將論到此點,而且觀光與心息相依是二而一之事,看似乃兩種修煉之法,實際上行者在修煉中,兩種方法皆須用上,兩法即是一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