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嚴海會

華嚴海會

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1-2 動靜之說

謝懷宇、謝懷昭/著




回目錄








1-2 動靜之說




   動分陽動與陰動,由中和趨於生長的運化稱之為陽動,有放射發散之意。由中和向衰敗及死亡,歸入於寂靜的動,稱之為陰動,有收縮之意。靜也分陽靜與陰靜,一為覺照合一之靜,一為頑空,死寂之靜。動若無靜主入其中而制之,則其動變大,成為亢陽,不可收拾,最終走向死亡。而靜若無動包之,則無以暢通和順,而其神不清明,必入昏沉,成為濁陰,大事壞矣。故丹經有雲:“以鉛制汞,以息運神”。丹道修煉必須動靜相得、相宜。況絕大多數人,皆是動特多,而靜少之又少,其神紛芸變動,未能定止,日夜操勞,無而了時,一時之內,念起念滅,心隨物轉,本我已迷。故吾人之神,日為外物所奪,神去,氣亦隨處,神氣日耗,趨於死亡。而吾人身體也日日奔波,被物所使,神氣更失,必以靜來制之,故丹道入門之始,必以靜主之,明白靜之含義,靜者在於“安”,在於“無念”,在於“休息”,靜功之道,即是告訴人們最佳休息方法而掌握之,“動”用於煉氣,動者在於“和順”,在於“連續而不滯礙”,無一絲間斷,莊子雲:“神無隙,乃成純氣之守”,放入火不焚,入水不溺,刀兵不能害。此為氣長生。又“安”之意在於自然,安於連續之動而無念,所謂一靈獨存是為真神,丹經而雲:“內煉之道,全在於綿綿若存,勿忘勿助”。




   本門認為:“無絕對靜止,也無絕對運動”,任何運化和動機,都必需一“靜止”的背景場所,以此暗暗隱含的無形“靜止”來允許“運化”之存在和成立,此遍一切之處的“靜止”即為大道一體同觀之“覺照”,寂然不動,無形無象,無我之“真觀”也。靜與動本一體,實不可分,由靜才能體現動機、化機、丹道之要,在於靜以得之,無靜、無以察動,無靜無以制動,丹道所有妙處之產生,都來源於一“靜”。只有“靜”才能做到順其自然,才能主宰命運,因命運本身是一種運動變化也,故修真聖典《陰符經》雲:“聖人知自然之道不可違,故制之以至靜之道”,丹經有雲:“其靜曰元神,其動曰真意”。




   修煉之士,使此後天紛芸變化之各種識神歸於寂然不動之元神,使後天粗短、急促、間斷之呼吸歸於細長連續無滯之真息,使形體不再奔忙勞累,歸於靜養休息之狀態。如是神亦歸於身,氣亦歸於身,神氣形渾同一體,歸於吾未生之前的“形態”,神氣相抱,不分彼此,化為一氣,于吾之祖氣想吸相連相應,則玄牝立焉,玄關成矣。動靜合一,情性合一,性命合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